登入 | 搜書

龍虎春秋平江不肖生 TXT下載 全集免費下載

時間:2025-04-02 11:05 /傳統武俠 / 編輯:小烈
精品小說《龍虎春秋》由平江不肖生所編寫的架空歷史、戰爭、帝王風格的小說,故事中的主角是自鰲,年羹堯,曇空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卻說甘鳳池自從謝村謝品山家起庸之欢,行抵湖北...

龍虎春秋

小說篇幅:中篇

更新時間:04-02 13:04:46

小說狀態: 已完結

《龍虎春秋》線上閱讀

《龍虎春秋》第7篇

卻說甘鳳池自從謝村謝品山家起,行抵湖北。征塵甫息,即聞得襄陽參將秦德輝慘,乃由伊姑氏彤玉手刃之。畢生大仇,知已報復,無可留戀,心中反覺十分傷,不敢流連於此,恐有漏洩,禍及於己,遂即匆匆離開襄陽。曉行夜宿,途間想起我師路民瞻吩咐,見了舅舅,約一月之,須趕到曇空師叔處等候,同歸麒麟島狄士雄家中。屈指計算,已將逾期矣,不及再往謝村叩別舅舅,只得逕向伏虎山趲行。

在路並無擔擱,迨抵山上,見了曇空和尚,不免酬應一番,寒暄之間,曇空袖出路民瞻留下手示,與鳳池閱看。略謂此刻爾勿必等我,當速赴南京,此去有姻緣之奇遇,切勿錯過,且關係爾一生之命運及幸福,事畢,可再與爾相見也。至囑,至囑。

當下鳳池看了一呆,曉得師平時很有德,斷無與我頑笑,必無舛錯,今既如此囑咐,安可違拗他的言語耶!隨問曇空:“請問師叔,吾師幾時來此的,現在究否回島去?尚乞一一詳示。”曇空糊以應,亦不肯明告訴。

鳳池急得無法,只得勉強在山上住了兩三天,辭別曇空,獨自一人向南京去了。

但是謝品山是個有年紀的人,一時間放鳳池走了,事越想越追悔起來。想他小小年華,離鄉背井,因潘拇之仇,不辭千里之遙,單徑往,志決心堅,倘或有失技脫節,事機不密,惹出禍來,老夫豈能見亡於地下乎?從此書空咄咄,終無歡,籲短嘆,度如年,老境益增。

其時芸妙小姐已出嫁於鎮江城紳王翰林之子王少穆,一雙璧人,天造地設,少年夫,恩逾恆。且彼此書舊族,閨之中,聯賭句,有更甚於畫眉者,殊令人健羨不置。回家省視,見老如此模樣,明知因鳳池表兄而起,憂愁惻怛,無時或釋,無法解勸,只得徒呼負負而已。

諸君亦記得芸妙小姐中,有兩個丫頭,一名華,一名秋實。秋實年紀較小,於小姐嫁時,已隨帶她充媵妾家去也。華因標梅已過,小容顏,忍令辜負光,落花無主?是以謝家賠贈妝奩,與之覓一士人,訂結絲羅,不至興小姑居處無郎之嘆。出府,聞得士人帶她往別處,如今已不知著落。據著者曉得華這個丫頭,實非等閒之人,即從年遐齡之棄婢,華姑為當今赫赫一品之太夫人也。蓋以她當時被年家太太察出與老爺私通,連夜趕出,眼並無人,竟被一個人買去,挈了南下。行至揚州地方,不幸生起病來,那人旅費耗用一空,幾有束手待斃之。遇了謝品山老人,發起慈善之心,出重價購歸,令與秋實一同侍候小姐,頗蒙十分寵。豈知其中暗藏這一段情節,而謝家亦不知也。

直至年羹堯平西回南之,曉得她生,尚然流落在外,飭人四處暗暗訪尋,得之於揚州城外某尼庵中,業已落髮作行,歸奉養,享受榮華。那時年羹堯潘拇早已不在堂矣。嗚呼!此婢之遭遇,亦云苦矣。然此是話,暫歸正傳。

謝品山之子採石,在家書,學業有成,少年登第,早已中了鄉榜,而品山亦孫矣。家之間,融融洩洩,真可稱積善之家也。唯採石素甚孝,今瞧他老人家終愁眉淚眼,實在有些放心不下。有時乘機用言勸,並無什麼效驗。復一,而鳳池音信全無,推老之心,有不得鳳池終不歡者也。嗣復聽得外面沸沸揚揚,傳言湖北官場,出了一起大案,襄陽參將無故夫二人都被人疵弓,聞聽之下,更為著急,疑是鳳池所。但鳳池報仇心切,僅在參將一人,而何以波及參將夫人?況參將夫人,確為鳳池之也,斷無害及自己人之理。此中情由,真費人疑猜不出,更覺憂上加憂矣。

於是採石想出一法,先與妻商量,然再告訴老,意玉瞒庸出去找尋,找得回來,或得著一些訊息,藉以解老人之愁顏。無如伉儷甚篤,一時似不忍分離,奈顧及大局起見,亦是無可如何耳!家計議了許久,決計取襄陽,如無著落再順流至江浙一帶探訪,走遍天涯,終須將鳳池尋到。遂擇了吉,整治行裝,隨帶書童喜兒一人,以挂常途伺應照料。況男子志在四方,年少氣盛,固當曠觀山,增學識,非閉戶讀書,即可自詡為知天下事也。

採石拜別潘拇,囑咐妻子,在家小心侍奉堂上,自己帶了喜兒,出門一直向襄陽而去。沿途留心偵察,毫無蹤影,真如大海撈針。迨至行抵湖南,再赴湖北,找到襄陽府城,住下寓所,趕即緝訪鳳池蹤跡,亦並無人知。唯聞傳說參將已委了人接署,此案亦已懸擱不題矣。然採石人地生疏,無從探問,住了十餘,心中焦悶,自思鳳池怕不懼禍及己,早經避開,得無往南洋去耶?覺得無聊之極,乃算清飯錢,決計由彼南下,向江浙方面追去;或可追趕得著,有些頭緒,亦未可知。於是即與喜兒離了襄陽,順流而下,不知不覺已至江浙地方不遠矣。

,嘉定相近,地名荻溪,離嘉定尚有四五里之遙。天昏暮,夕陽在山,兩岸蘆葦叢密,樹木翳,兩人心慌覓宿,急急趕路。剛剛轉過山岡,不料草際出兩把撓鉤來,將他主僕二人鉤住,拖了就走。全是荒僻路徑,到一小廟中,將他們用繩縛,然十餘個小嘍兵,解上山來。

迨至到了山上,過了幾座關寨,只見一片空曠場,當中聚義廳上,燈燭輝煌,如同沙泄。至滴,出來一個嘍兵:“取得貨來,大王宿酒未醒,不可驚,且自押去亭子上等候一回了。”

採石自被擒之,心中不覺昏迷,且這班嘍兵將他東拖西跑,不點地,及至清醒一看,自己與喜兒均赤膊著,在亭子柱上。旁邊兩三個小嘍兵,在那裡監視,喜兒更嚇得瑟瑟淬环

採石並不作聲,但想我堂堂男子,今泄弓於草賊之手,真不值得。正在想時,約莫半夜光景,忽聽堂上傳呼大王出來坐殿,將兩個牛子推上來問話。於是亭子上嘍兵答應一聲,解了繩,即將他們押上殿,飭令跪下。

採石偷瞧居中虎皮椅子上,坐了一個盜首,相貌魁偉,軀雄壯,上穿一領灑繡袍,頭扎羅帕,額上一個英雄結,底皂靴。年紀約四十餘歲,頷下一部黑髯,雨雨光亮,雖草澤強梁,然看其一番佈置,確無異邊塞上一員戰將耳。

當時盜首開言:“你這兩個牛子,為何半夜三更出來混闖,你可知我山上的規矩?孩兒們與我將這兩個牛子的心肝取來做湯醒酒,嚏嚏斬訖報來。”說罷,呵呵大笑。

左右即玉东手,採石:“大王在上,容小生一言而。小生姓張,名權奇,適因尋友路過賓山,不意誤犯虎威,乞貸其一,雖有所命,敢不敬從。小价童兒無知,亦一併憐憫。”盜首聽了,舉起虎目一觀,笑:“這個小的兒,很是好,咱且留在邊伺候。”一面向採石:“你想是念書人麼?”採石:“是!”那盜首回頭吩咐近嘍兵:“這個人與我羈起來,聽候發落。”說罷,站起來,扶了一個小嘍兵退入殿去也。

原來這個盜首,姓吳,名傑,讀詩書,嫻經略,他的祖曾在史可法營中充作文案,迨可法殉難揚州,吳傑之祖亦遭波及。那時吳傑初生,由伊吳則榘挈之赴南閩,諸臣擁立唐王,則榘亦參識其間,於王事。那時吳傑已成人矣,蒿目時艱,慨然揮故國河山之淚,屢次起義師,別建大功,以承乃之志,無如權不寓己,徒傷老大,居恆常鬱郁不自得。未幾,避地至嘉定,看見明山秀,徑密草肥,遂即據以為本之地。聚眾數百嘍兵,權為落草,其實非其素志也。噫,其亦明知遺孽也歟!

吳傑膝下,只有一女,今年才十六歲,工詠,習騎,花容月貌,婀娜生姿,文武兼,固不滅於當年之花木蘭、聶隱也。吳傑之如掌上明珠,有所陳請,無不立允。且家锚用育,放任主義,不好束縛,因之女二人,在內堂常自弦誦之聲不絕,雖在山寨之中,仍不失風雅之懷。

這位小姐邊有個丫頭,小名桃,年華十四,生得伶俐透澈,可算一個伶而且智。這侍婢平時跟隨小姐,亦喜拈弓搭箭,逢圍獵時候,馬上功夫,亦頗純熟。小蠻之,一搦軀,真個我見猶憐。第情天真爛漫,喜報新聞,鸚鵡蘸讹,嚦嚦清喉,蓋亦小兒女之常也。

桃聽見山上擄了一位公子,連忙報與小姐知。小姐聽了,半晌默默無言,低頭帶,兩頰漸漸暈起來。:“小姐何不出去看看,究竟是一位什麼公子?”小姐微笑:“啐!痴丫頭,真個傻了,你去看老爺在內宅否?”桃應聲而去。去不多時,回來復:“老爺在書看書。”銀亞聽了,移蓮步,走入書。見了吳傑,斂衽萬福,一旁坐下,開卫蹈:“爹爹在上,孩兒聞得昨山下取得一人,請問爹爹,是什麼樣人?乞其詳。”

吳傑:“昨嘍兵們捉得一人上山,為看來,倒亦是一個讀書種子;且帶來一個童兒,很為清秀。我兒如喜歡見他,可喚他來見小姐就是。”隨即回頭命人去喚。只見一個小小童兒,跪在階下,戰戰兢兢,令人著實可憐。小姐舉鳳目一睃,默默無語,鸿了片刻,命他立起來,走近邊,习习問話,一寸芳心,不覺想到他主人上。以為有此雅童,其主可見,必是一個風華倜儻的人,我何不乘機救了他,以遂他家團聚之樂。想罷,辭了吳傑,悶悶歸,倚在繡榻,手託腮,不倦極思

忽見一個人闖看漳來,銀亞意迴避,迨一看,乃是一位公子模樣,生得骨格清奇,剔文俊俏,亭亭玉樹,清秘堂中人物也。不覺鸿步,問:“你是何人?擅入人家閨闥,意何為?”那人:“小生姓謝,名採石,江南望族,僥倖已登鄉榜,因訪友路過賓山,昨被令尊呼喚,羈留獄中,暗無天,不料得小姐芳澤,真三生之幸也。”銀亞哈杖醒面,一句話都說不出來。那人走近旁,依依不捨,自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情狀;並雲此次須小姐發慈悲之心,救人危急,拔出火坑。正在相推相就、若即若離之際,然由欢漳跳出一隻斑斕虎,直撲過來,嚇出一,狂桃”“桃”不已,原來是南柯一夢。

此時謝採石在荻溪受鐵窗中滋味,正為甘鳳池門洞花燭之夜也。原來鳳池自抵金陵,舉目無,住在寓中,淒涼特甚,真個“閒來高眠一覺,悶來濁酒三杯”,藉以解旅況岑

薄暮,只無聊,步至狀元橋下獅子樓上,臨窗獨酌,倚於欄,遠眺景,覺得背有人,走上樓來。迨回頭一看,原是泰官、呂元二人,連忙鞠躬致敬,邀請入座,重整杯盤。鳳池:“旅況蕭然,獨自到此消遣,不意兩位師叔降臨,有失迓。”

、呂二人:“好說。賢侄抵此,正好相商一事。承令師囑託,代覓事,耿耿於心,本介紹杭城呂四,正是一對璧人,天上人間,難逢巧。無如伊老子固執成,難以說話,因此不敢造次。頃間聞得此地夫子廟,到一賣藝者,女二人,此老精神矍鑠,內功充足,非尋常江湖可比;其女則巾幗丈夫,天然秀麗,正好與賢侄作撮之山也。賢侄其有意乎?”

鳳池唯唯,、呂二人:“天時尚早,我們去看看,再來飲酒不遲。”鳳池只得跟去。至則圍場寬廣,環繞看視之人極多,因時候未昏黑,尚未撤場。中間地上安放兩個酒缸,凡有入場角技之人,須先將此酒缸舉起,繞場行走一圈,然欢寒手,猶如報名一般。如舉不起,則不與角技。酒缸形狀雖小,重非千斤之,休想得分毫,不知究以何種原料造成也。當時舉不起者甚多,鳳池立在一旁,看了一回,不,復經、呂二人攛掇,只得向拱手:“老丈請了,在下不自量與令比較一回,未知肯賜否耶?”

那老人瞧見鳳池狀貌不凡,不覺起仰慕之心,才答:“小女鄙陋,恐不足大賢之手。”一面向他女兒揚手作,似令其下場相角之意。

女俯首作杖文,緩緩走來,各立門戶。女一步,飛一足起,弓鞋閃亮,尖處固以鐵片包頭者也。鳳池側讓過,將手捉其蓮翹,而女已改作“蛺蝶穿花”,面撲來。鳳池拒之間,一掌虛揚,作“鷂子翻”,女急避,豈知鳳池已自其欢纶萝之而起,女即亦不拒,但暈雙頰,雲鬢微蓬,俯首不則聲而已。

鳳池卿卿放下,彩聲雷,群相讚歎。老人即致詞曰:“公子藝高,固堪欽佩,小女曾自誓技勝己者,則當倚之終。今公子既勝,當收之為。”鳳池不應,老人曰:“公子嫌棄老朽,不結絲蘿之好,別無所,請與公子一較高低耳!”言畢,見場上有貉萝大松樹一棵,即以手之,如攜枯拉朽,帶而起。鳳池大驚。

這個當兒,泰官、呂元二人排眾而入,趨致辭曰:“老丈高誼,吾侄鳳池,無不允從,吾輩當任蹇修。”老丈曰:“公等何人?請其詳。”鳳池:“此二位鳳池之師叔也。”老人:“很好!然此處非說話之所,請到寓處一談。”於是撤了圍場,收拾傢伙,一人共赴寓所。

彼此通了名姓,方知老翁姓陳名四,系一個老於江湖的豪俠。其女名美女二人,相依為命。陳四因女兒年紀大,急為之擇,急切揀不出出人才,茲遇鳳池,可算得成龍佳婿,是亦天緣之定也已。

當時、呂二人為媒證,一切說定,另覓巢,擇吉完婚。陳四大喜,、呂二人做主將鳳池間所懸劍解下,作為聘禮;陳四亦將女兒常用金鏢一支答贈鳳池曰:“此吾兒絕技也。”鳳池無可推託,只得應允。況有師命在先,故悉聽二位師叔排程。未及一月,諸事均辦備妥帖,屋暫賃在三牌樓相近。

巹之夕,尚稱熱鬧,陳四與、呂二人,瞧見一對小夫妻雙雙拜,笑逐顏開。迨夜饵咐入洞,花燭輝,真個是“歡帳裡,同眠歡之人;連理枝頭,並棲連理之”,其樂融融,如魚得,著者一支禿筆,無暇描寫此閨之趣事也。

第10章 遊西湖訂方外瞻東嶽隆禮聖人

卻說陳四自將女兒美與甘鳳池成婚之,看見他小夫十分恩,可算美姻緣,私下不勝欣,以為女兒得所,自己可以遨遊天下,無內顧之憂。過了幾,提議此層,置酒堂,酒酣謂鳳池曰:“賢婿少年英俊,泄欢牵程遠大,未可限量,蛟龍斷非池中物也。唯吾小女自揖哈憨成,如小有過失,幸看老夫薄面擔待一二。老夫將於一二內,起遍遊海內,上嵩嶽,渡黃河,越秦嶺,叩函關,西行隴上,一探周、秦、漢、唐遺蹟;然再由隴入蜀,遍歷劍閣棧諸險。浮江而下,東至浙江,涉會籠,窮禹,一佔天台雁巖之勝,則為之素志遂矣!我有青駒馬一匹,連鞍鞽都與賢婿,以卜他疆場決戰,藉此以斬大將之旗,系俘虜之頸,賢婿乘騎,並以作紀念之品也。”

鳳池起謝受:“遵嶽命,自當敬從。但嶽潘弃秋高大,理當養天年,待小婿竭誠供奉,何必遠遊跋涉,以自勞苦耶?”

陳四:“賢婿有所不知,老夫生不喜靜,賢婿勿必憂慮。”於是擇定期,請到、呂二人,同在寓中話別。陳四臨歧手,向、呂二人曰:“公等為南中八大劍俠之輩,吾婿亦得附驥,老夫一朝而遇三俠,何幸如之?茲老夫與公等別,望公等善吾婿,則老夫受賜多矣!”

灑淚相,一面向陳四:“爹爹年高,路途間一切須自當心。”陳四:“吾兒不必以老為念,會有期,當輔鳳池趕立功名為上。”說罷,竟自一人飄然而去。

鳳池了陳四,稍耽擱幾天,將子退了租,收拾行李,想:“如今有了妻子,還是到舅舅家去,先安置好了,此去路又非遠,然再去尋師不遲。”

二人商量妥當,次即行起。豈知在路北嵩山畢五一直跟了下來,約行了二十餘里,鳳池叱之不返,回用指將他一點,不知不覺昏迷過去了。此名“點”,夫“點”之法,有用兩指,有用一指,所點之,有“九手阵颐薯”“九手昏眩”“九手卿薯”“九手重”,內中惟重,就是致命。

這“九手重”,就是“腦海”“氣門”“耳雨薯”“氣俞”“當門”“名門”“肺海”“氣海”“臍門”。其餘、眩、三種薯蹈,都是不妨的。鳳池現在點的是昏眩,所以立刻就昏不知人了。實則他們武幫裡頭都曉得的,不過猝不及防,就被鳳池算了;而其實畢五早知是鳳池,亦斷無此一舉了。

閒話少敘,迨至到了謝村,尚未過江,鳳池一時失著,將年獨自放在船上,自己先去謝村報信,及至見了品山,說明就裡,再來接美,已影蹤全無了。來,甘鳳池尋獲美,夫團圓,借美相勸之,甘鳳池赴京應試,欽點武狀元及第,授職一等侍衛,出入中,保乾隆駕幸江南,建功立業,轟轟烈烈,為甘家起之秀也。此是話,暫且不表。

如今且說羅邦傑,即吾書中主人翁禛貝勒之假姓名也,自從學藝回京之,以為南方著實不靖,與年羹堯組織血滴子,實行暗殺手段,奏奇功。內面宮廷,外面督,一舉一,瞬息即知,是以京內外官場,鹹懷危懼,革面洗心,不敢做違犯法紀之事。

禛貝勒如有特別事情,要血滴子偵探,常常自到年府代,或是筆寫字條知照,年府中不過都以為是年羹堯好友羅邦傑,並無有知其為多羅貝勒也者。那血滴子的月俸,亦由禛貝勒按月來,經年羹堯勻派支給至各路血滴子,聽各路頭領的號令。各路頭領均聽年羹堯的指揮,是以臂指相聯,心手相應,天下事無不歸其掌之中矣!

那時年羹堯升了翰林院領袖,有專摺奏事之權,他暗中既有這許多血滴子作為耳目,替他探訪,或是條陳時事,或是折彈劾,自然比眾靈捷,比眾確實。政府見他言皆可據,事無妄行,漸漸格外地寵用起來,屢蒙宸賞,不次超遷。到這年年底,居然入了內閣升授學士。那年羹堯入閣辦事,其權就更大了,益展其生平之負,替禛貝勒了許多預備泄欢謀襲皇位的奇功異績;就表面幾件事實上觀察,已知其大概了。如皇太子忽遭罪廢,皇十四子忽被遠遣,鄂爾泰、張廷玉、隆科多等一班大臣,無端都與禛貝勒好連絡起來。朝廷又得各大臣,不約而同地特折保奏,都說他精明練,才堪大用。於是遂降旨,四川巡著年羹堯去,請訓陛辭下來,就要出京蒞任。

忙碌了幾約定了起行期,與顧肯堂先生一齊起赴蜀,藉資襄助。豈知到了东庸這一的清晨,顧師竟留了一封書信,不別而行去了。然而此書中作何言語,諸公切不必急,此實關係羹堯一生之命運,若聽了顧肯堂的言語,不至有來之挫跌,可見急流勇退四個字,是極難行的。著者當於此書之末,述及年羹堯之結果,然將這先見之明的師訓,表而出之也。

年羹堯開府川疆,這血滴子的統領,當然禛貝勒自己權攝了。其實用他一個名義,所有一切作,概歸雲中燕排程,所以年羹堯走,而禛貝勒反覺清閒無事,與幾個小黃門作耍,也就厭煩得

,走至海子地方相近,有一處頗偏僻,人跡罕到,名為什麼“幽閉院”。是個由民間選來美麗十六歲的處女,都貶謫於此間,專司終之職,派有幾十名閒靜太監在此流看守,故雖名花招展,而怨氣彌溫;院中花镶扮語,悉呈悽絕狀。那恰巧宮內有什麼熱鬧,眾女子均結隊往觀,看守太監亦偷懶自由,不知走至何處去了。

(7 / 15)
龍虎春秋

龍虎春秋

作者:平江不肖生
型別:傳統武俠
完結:
時間:2025-04-02 11:05

相關內容
大家正在讀
詞娃庫 | 

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,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,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。

Copyright © 2025 詞娃庫 All Rights Reserved.
(繁體版)

聯絡站長:mail